2013年10月1號空氣能熱水器能效等級標準正式頒布之后,很多人預測空氣能產業將迎來新一輪洗牌,許多中小企業也許受困技術革新和研發的實力,而無法繼續存活下去;然而事實情況并非如此,無論是之前的節能惠民補貼,還是如今的能效等級標準頒布,都無法理順如今魚龍混雜的空氣能產業。 但現實并沒有像很多人期望的那樣:一年之后空氣能行業將只剩下“豪門”企業。那對于目前的中小企業來說,是不是就真的等于被判“死緩”了?中小企業在還沒來不及抖掉身上的“土氣”就要被市場淘汰,掩埋入“土”? 2014年5月1日,《熱泵熱水器壓縮機》國標正式實施。這對中小企業來說是福還是禍?會不會又是重拳一擊,讓中小企業加速入“土”? 空氣能由“土”變“豪”任重而道遠 縱觀熱水器品類,其實目前真正的“土豪”依舊是電熱水器、燃氣熱水器和太陽能熱水器;即使是近年來在農村市場有所下滑的太陽能熱水器,也得益于國家新型城鎮化建設和保障房建設速度的加快,太陽能工程市場在2013年增長迅速。 業內人士坦言,“我們曾經在外國人眼里很‘土’,沒技術沒品牌。即使我們通過十多年的年的銳意創新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目前我國空氣能行業很“土”。沒技術、沒品牌依舊是空氣能行業許多中小企業面臨的現狀,想要成為“豪門”,其中的“陣痛”和艱辛可想而知。 空氣能熱水器產業發展十多年,幾乎每一年都會有人喊,空氣能行業將要“井噴式”發展了,一年實現過100億,三年實現過200億等等,如此之類的“催肥劑”實際上并沒有讓空氣能行業爆發,空氣能行業依然不緊不慢,晃晃悠悠、小心翼翼地前進著每一步;有企業開始疑慮和困惑,“當時一沖動進入這個行業就將是對是錯?”,目前年銷售額僅僅50多億的空氣能產業何時才能也小“土豪”一把?許多人依然不知道出路在哪。 由“土”變“豪”,需要解決“兩沒”問題 然而,企業的沒技術沒品牌成為橫在許多中小企業面前的一道“鴻溝”。目前空氣能熱水器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迫切的招商需求與經銷商層次差異之間的巨大矛盾,其實就是許多小企業目前的生存現狀—沒技術沒品牌。 在如此現狀下,企業想要成為“豪門”,其發展之路必定充滿艱辛和陣痛;因為企業在技術研發、品牌實力打造方面有所欠缺,就很難奢望大商能夠主動拋來橄欖枝,在如此的局面下,小企業所面臨的狀況只能是與規模偏小、實力偏弱或者非家電、非空氣能建材專業方面的經銷商合作。在這種模式下,企業又將面臨新的困境,大量的招商團隊將會變成幫扶團隊,去幫助行業經驗以及終端銷售經驗匱乏的商家們,企業的渠道網絡整體布局工程將不可避免受到影響。若在如此怪圈中持續打轉,企業連良性發展都無從說起,更何況踏入“豪門”? 而經銷商們關注的更多是自身的盈利問題以及存活率,這是一個廠家在由“土包子”企業邁向“豪門”企業的過程中必須要正視的一個問題。 有專業調研機構統計,空氣能行業發展十年,對于企業來說,2009—2012年是第一個三年黃金招商期,而2013—2015將是第二個三年黃金招商期,在第一波黃金招商期內,擁有做“豪門”品牌夢的企業,都抓住了當時的黃金招商時段,現今基本已進入良性發展軌跡;而目前中小企業要想及時抓住第二波黃金招商期,必須先系統解決品牌的華麗轉身,卸掉身上的“土氣”,以豪氣和實力向空氣能品類一線品牌陣營邁進,如此才能具備躋身“豪門企業”的基礎條件! |